今天是冬至,各地风俗都不尽相同,你们那是如何过节的呢?可以详细嗦嗦,增长点见识。
苏州的风俗是过冬至夜而不是冬至日,关于这件事,我还特地问过周边城市的小伙伴,比如无锡,镇江,南京等地的朋友,好像都没过冬至夜的习俗。
俗话说“冬至大如年”,还有一种说法叫“有钱吃一夜,无钱冻一夜”,苏州人对冬至夜的重视度超高的,很多单位都会心照不宣的提前让员工下班回家过节,窃以为这也是一种人文主义关怀哈。昨晚请父母都来家里一起吃饭,必不可少的就是元大昌的冬酿酒,据说这款酒今年爆火,火爆到什么程度呢?尽管寒风冷冽,可每天从凌晨开始就有人在元大昌店门口自带板凳排队,因为今年实行了“限号+单人”限购制,每日发放号票约600个,每人每日限购5升零拷冬酿酒,这倒不是什么饥饿营销,主要是零拷酒采用的是传统手工工艺,而且保存时间很短,所以产量的确不大。除了零拷酒,元大昌也有预包装的冬酿酒,市场还有其他品牌的冬酿酒,但是不管口感还是仪式感,这种零拷酒必然是秒杀其他种种的。
至于值不值,这就只能自己判断了,门店里六元一斤的价格,它有香气(桂花香),有酸度(乳酸),还有微醺感(酒精度大于1%)。无论是从酒精饮料的角度,还是从酒的角度来看,童叟无欺,再加上一点“生酒”(未经过巴士杀菌)的“酵母杀口感”,敢问市面上能与之抗衡的产品有几个?先来看看这零拷的冬酿酒长啥样子?没有贴牌,没有商标,就是简简单单用一个桶拷上酒而已。
这是5斤装的冬酿酒,桶是4元,总共加起来34元。可如果你不想排队,从黄牛手里购买大约在200-240元/桶,而且可能还不是真的。酒水金黄剔透,漂浮些桂花,入口甜丝丝,典型的苏州口味,连我女儿都能喝上一大杯。
说起小妞妞,真的是长大了、也懂事了,晚上的家宴上一直张罗着给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倒酒,我母亲因为手术,所以只浅浅尝了小半杯的冬酿酒,没想到让她看到了眼里,自己去厨房间用微波炉温热了半杯纯牛奶,开始我以为是她自己想喝,没想到是给奶奶准备的,当杯子递到我妈边上时,明显看出一桌子人都是惊讶和开心的样子。
一大杯冬酿酒下肚,虽然没醉但是女儿的状态有点high起来了,小猫咪最终没逃出她的魔爪,一番亲亲抱抱举高高,再来个即兴非主流装扮,布丁只能忍辱负重地被迫营业接客,看看这小眼神,委屈的,不情愿的样子~
冬至,基本就吃汤圆,或是酒酿圆子。。
TW貌似有煮汤圆+蔬菜汤,一大盆的,不知味道如何,哈~~
对待过冬至,整体北方比南方仪式感强。
我们贵州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时兴起来过冬至,也不过就是一起吃顿羊肉、狗肉火锅而已。
为了这一小桶。排4小时,34块如果100块,我大概率选不排队。200-240元的话,我选不喝。这大冬天的,佩服~
黄牛这利润可以啊
苏州人对冬至的重视👍 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
一桶下肚会不会醉
应该不会,但是肯定醺醺了
第一次见这种颜色的酒。小猫咪拍的不错,第一张很有压迫感。
前几天去打瓶冬酿酒排了4个小时队。
回家热一热喷出来3个小时
哎呦哎呦,干嘛要热啊,要热也是倒进小奶锅里稍微热一热,不然味道要变的
我就记着要热一热再喝了。就是小奶锅烧过头了
就是米酒么
是米酒的一种
321上链接!
哈哈哈,要不要搞个商城,搞点苏州特产卖卖
看成花生油了,结果是酒哈啥,没了解过这个酒不知道口感如何
是酒~味道挺不错的,孩子都能喝
这个冬至有仪式感
冬至快乐~
喜欢桂花的看到桂花香眼前一亮,有机会的想尝尝这酒
我们潮汕是自己手戳那种红白两头尖的汤圆,不过什么料都没包
可以先尝尝预制瓶装的
可以的,去线下买就暂时没机会了,我搜了下淘宝有,在网上淘下
还是得先尝尝,免得喝不习惯,我们这边喝红酒白酒多一些
苏州的特定节日气息的确很浓重,传统习俗还是要有的。
我们是汤圆饺子一起上,谁爱吃什么就吃什么
我们这里的说法是冬至要吃饺子,不然冻掉耳朵。
我们这边对冬至没有特别的情怀,就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,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
其实我们家都不怎么爱过节日。至于冬至,每年我们也就吃顿饺子完事儿,这次冬至赶在了周末,也仅仅是吃饺子的同时多了两份肉菜而已。😂
我们这里除了冬酿酒外,肉菜必须有羊羔,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
冬至快乐!!!!博主昨天吃饺子了嘛
没,我们这里没有吃饺子的习俗
这黄牛利润这么高的吗?苏州的“一丝丝”甜我是领教过的,你们菜包子都能做成甜的。
我们这边“数九寒天”就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的,所以过的不是冬至,是“交九”。习俗也只有吃包子或饺子,寓意是用包子饺子把耳朵包住,如果不吃饺子,即将到来的三九天会把耳朵冻掉。实际上我们这的传统纪念日,除了立春、二月二和端午外,其余的主食都是饺子。
菜包子难道不应该是略带点甜的吗,印象中没吃过咸口的菜包啊
小妮子真不错,但在广东没喝过冬酿酒 有机会尝一尝,苏州特产
除了苏锡常,甚至出了苏州,我就没见过纯蔬菜包子放糖的。慕名而去的得月楼,一屉包子一家三口各咬一口,直接放弃了。上次有这种待遇的食物是北京的豆汁儿。